首页 » 爱知识 » 正文

光伏并网点在那个位置与无功补偿的关联

在常见的 0.4kV 低压配电系统中,并网点主要有两个典型位置(示意图参考见下):

光伏并网点在那个位置与无功补偿的关联

并网点 1:负载侧接入位置: 通常接在负载端(如配电柜的出线端),远离变压器。

关键特征: 位于电容补偿柜取样电流互感器(CT)的下游(后端)。

并网点 2:电源侧接入位置: 通常接在变压器低压进线柜处,靠近变压器。

关键特征: 位于电容补偿柜取样电流互感器(CT)的上游(前端)。

但在实际应用中,位置并非绝对,关键在于分析其相对于无功补偿柜电流取样点(CT)的前后位置关系。例如,即使接在总进线柜,也需要判断其是在 CT 之前还是之后。

光伏并网点在那个位置与无功补偿的关联

选择不同的并网点,会直接影响配电系统原有的无功补偿装置(电容柜)的工作效果,进而导致功率因数不达标,面临供电局罚款!

情况一:并网点 1(负载侧,CT 后端)问题:电流方向反转。 当光伏发电量大于本地负载消耗(余电上网)时,电流会反向流向变压器(传统负载电流是变压器流向负载)。

原有为纯负载设计的无功补偿控制器无法识别或正确处理这种反向电流,通常会误判为“过补偿”而停止投切电容。

后果: 无功补偿装置可能失效或误动作,导致系统功率因数低下,解决方案: 通常需要更换为光伏专用型无功补偿控制器(光伏四象限控制器)。

情况二:并网点 2(电源侧,CT 前端)表面正常: 对于负载和原有的无功补偿控制器而言,无法区分光伏电和市电。控制器可以正常投切电容,功率因数表通常也能显示较高的瞬时值(如 0.9 以上)。隐藏雷区:虚拟补偿!控制器显示的可能是瞬时功率因数,而供电局收费依据的是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因为光伏并网在 CT 前端,控制器无法准确“感知”光伏系统对电网侧(变压器侧)无功功率的真实需求。它补偿的是负载侧(用户内部)的无功,但电网侧(供电公司计量点)的无功可能并未得到有效补偿!

后果: 控制器显示良好,但月底电费单一出来,功率因数罚款赫然在列! 这就是典型的“虚拟补偿”陷阱。

光伏并网点在那个位置与无功补偿的关联为了确保并网后系统稳定运行且不产生额外罚款,请务必:

【并网前】深度诊断: 全面评估现场原有电能质量(谐波、电压波动、功率因数现状等),结合光伏容量和负载特性进行综合分析。

【选点时】明确 CT 关系: 确定拟选并网点与无功补偿柜电流取样 CT 的前后位置,预判潜在问题。

【选点后】针对性改造:若选并网点 1,评估更换光伏专用控制器及优化补偿装置的必要性。若选并网点 2,高度警惕“虚拟补偿”风险,需采取特殊措施(如安装于电网侧 CT 后的专用补偿装置)或加强监控。

【并网后】严密监控: 并网初期及后续运行中,务必持续关注并记录关键数据:控制器显示的功率因数(瞬时值)电网计量点(通常是总表处)的功率因数(特别是月加权平均值)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状态电费单上的功率因数考核结果。

【切勿轻视】数据对比: 不要仅凭控制器显示良好就掉以轻心,必须将控制器数据与电网计量数据、电费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否则在运行过程中遭受了供电局巨额罚款都不知道,那损失就亏大了。

声明: 如无特殊声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aiwazi.com/2392.html
如有其它需求,请加我微信沟通:aiwazicom(微信号)
收藏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游客默认头像

评论 4 只看作者 最新 最热

  1. 爱娃子
    爱娃子博主作者

    @obaby就是供电局考核的用电单位电网功率因数,没达到要求的话就会罚款,这个罚款很凶的 [笑哭]

  2. obaby
    obaby

    那个力调是啥意思?

  3. 蜗牛不是牛

    这文章有点深奥,门外汉完全看不懂。我来占个位置,晚点来看看各路大神的解释和说明。 [左哼哼]